近年来,南华县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县委中心工作,聚焦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充分发挥人大监督作用、代表示范作用、干部调研作用、机关帮扶作用,全力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的实践中展现人大担当,为中国式现代化南华篇章贡献人大的智慧和力量。

发挥监督作用助力乡村振兴
县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列为监督工作重点,在每年年初确定监督工作计划时,将乡村振兴工作纳入执法检查、代表专题视察、专题调研、专题询问和工作评议的的内容,2022年以来,先后组织代表对全县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情况、全县农业产业发展情况开展专题视察2次,对县人民政府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等法律的情况开展了执法检查,对全县耕地保护情况、全县野生菌产业发展情况开展了专题调研。对县乡村振兴局认真履行职责推动争做“全州一线工作示范县全州营商环境最优县全州落实效率最快县全州干事创业氛围最浓县全州干群关系最好县”开展专题询问和工作评议,对评议中发现的问题形成评议报告和问题清单交县人民政府及县乡村振兴局进行办理,对评议交办问题整改落实情况在人大常委会会议上进行满意度测评。

发挥示范作用助力乡村振兴
县人大常委会立足全县乡村振兴大局,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紧密结合人大“双联系”制度,完成全县132个“家站室”代表活动阵地规范化提升建设和23个实践创新联系点的建设任务,将代表联络站打造成基层代表联系选民的桥梁、履行职能的平台、服务群众的窗口、民主法治建设的阵地。县十八届人大二次会议共收集代表建议204件,其中42件涉及乡村发展的建议转交由农业农村、水务、环保、林草、乡村振兴等部门负责办理落实,目前已全部办理完毕。引导全县各级人大代表在助推乡村振兴、服务高质量发展上主动作为,当好政策“宣传员”、创业“示范员”、致富“指导员”,进一步提高代表发展产业积极性,发挥代表示范带动引领作用。如州、县、镇人大代表,马街镇法空村委会副主任自应斌带领群众发展红花、中药材、巨菌草、荷包豆等特色产业种植,带动全镇红花种植4700亩、中药材种植8000亩、巨菌草种植4600亩、荷包豆种植500亩,促进了乡村产业的发展,很多贫困家庭走出了困境。
发挥调研作用助力乡村振兴
认真落实挂联责任,县人大常委会领导班子成员担任乡镇推进乡村振兴指挥部指挥长或副指挥长,定期深入联系乡镇和村委会开展调研指导,帮助协调解决存在的困难问题,督促推进相关工作落实。机关干部职工定期深入一街乡草甸发村委会开展脱贫成效巩固动态监测、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等工作,走访慰问挂包户107户,派驻新一轮驻村工作队员4名,落实驻村工作队员经费2万元,干部职工扶贫捐款5200元,全力助推乡村振兴工作。

发挥帮扶作用助力乡村振兴
县人大常委会新一轮驻村的3名队员中,有2名是继续驻村队员,新轮换1名。完成工作交接后,驻村工作队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原驻村队员带领新轮换队员积极深入8个村民小组107户脱贫户和监测户家中走访,熟悉村情民意,了解掌握各村组情况,详细了解测算家庭收入,针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困户,突发严重困难户”三类人员,采取有效措施,落实脱贫户防返贫动态监测工作,完成好全村107户脱贫户和监测户的“云南省脱贫人口收入监测系统”2023年度收入监测信息和措施计划落实信息的采集录入工作,实现全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与云南省脱贫人口收入监测系统数据闭合。目前,草甸发村有脱贫户和监测户共107户420人,有监测对象11户3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