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耕地是粮食安全的保障和重要基础。为切实做好耕地保护工作,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守好人民群众“粮袋子”,武定县白路镇人大主席团闻令而行、主动作为,积极组织各级人大代表迅速行动,全力助推耕地流出整改工作。

宣传先行暖民心。镇人大主席团发挥人大代表来自群众,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组织人大代表通过群众会、户长会、走访联系选民等多种方式开展宣传动员,把农村乱占耕地建房“八不准”、耕地保护“六严禁”及耕地用途“五不得”等最新耕地保护知识和政策面对面传递给群众,让耕地保护政策深入人心,筑牢耕地保护的群众基础。同时结合各村人大代表联络室“接待选民日”活动,向选民发放政策“明白纸”,通过与选民面对面宣传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相关知识,以及国家对违法占用耕地的惩治措施等,提高群众“耕地红线”意识。通过有效的宣传和政策解读,切实消除群众观望思想,打消群众顾虑,让群众的心暖起来,推动群众积极主动参与和配合到耕地流出整改及耕地保护工作中来。

积极参与作垂范。在耕地流出整改工作推进过程中,镇人大主席团组织主席团成员和各村代表下沉一线与镇挂村工作组、村委会干部一道对反馈的图斑进行“地毯式”摸排,翻山越岭、爬坡上坎实地定位清查地块类型、面积、分布、附着物现状和存在问题,逐村逐户逐地块进行登记核查,掌握图斑的实际情况,精准摸排耕地流出底数,制定复垦复种计划与标准,做到排查全面无死角,为镇党委、政府开展耕地恢复工作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同时,动员涉及整改的人大代表发挥带头作用,首先从自家的整改做起,在辖区内树立起人大代表的率先垂范作用。自耕地流出整改以来,全镇各级人大代表中涌现出了很多感人的事迹,如县人大代表张军无偿将自家的羊圈让出来给拆除圈舍的群众关牲口;县人大代表李汉伟在核实图斑过程中轻伤不下火线;镇人大代表杨太金每天操作着旋耕机和群众一道开耕荒地……用实际行动充分诠释了“人民代表为人民”的神圣职责。

深入调研解难题。镇人大主席团成员分片督导各村整改工作,一个接一个“打卡”整改图斑现场,按照一个图斑建立一个工作档案的要求,对每一图斑的情况作详细记录,提出整改方式建议,避免工作重复、遗漏和情况模糊不清,不折不扣全力推进耕地流出整改工作。对整改面积较大、情况复杂、有群众利益纠葛的图斑和地块,各主席团成员亲临实地调查了解,倾听村委会干部和群众意见,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做到既依法依规推进耕地流出整改恢复,又充分考虑和维护群众利益,防止工作简单化、“一刀切”。

监督检查促整改。为督促镇人民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在耕地流出整改和耕地保护过程中依法行政,切实维护好群众利益,镇人大主席团组织对镇人民政府贯彻落实《基本农田保护条例》情况开展执法检查,组织主席团成员和部分人大代表组成执法检查组,到各村、各点现场开展调研视察,收集了解“非农化”“非粮化”图斑整改工作中的难点问题和群众反映的焦点问题,及时转交、督促、推动镇人民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办理,主动为耕地保护工作保驾护航。同时,调动群众监督积极性,鼓励群众举报破坏耕地行为,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增量,从源头上守住耕地红线。
“土地是国家和社会最宝贵的资源。切实保护、珍惜和合理利用耕地,是做好'三农'工作最基本的保障。在耕地流出图斑整改过程中,我们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保护制度,坚守耕地红线不动摇的要求,坚决杜绝在整改过程中出现的弄虚作假、整改不彻底等现象,确保规定时间内全部实现复耕。”州人大代表、镇长虎圣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