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盯目标不放松 招招措施落实处 ——楚雄州人大常委会机关脱贫攻坚结硕果

作者:李 鹏 郭永宏 日期:2020/11/4 11:23:00 来源:州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点击:10933 

近年来,楚雄州人大常委会机关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牢牢把握脱贫攻坚工作的正确方向,勇担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使命和时代重任,紧盯“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标准,综合施策,用心用情用力开展扶贫帮困,把工作做到老百姓的心坎上。2015年以来,累计协调整合各类扶贫资金共计8800多万元,全力推动挂点联系的7个贫困行政村、678户3048人实现了高质量脱贫,在脱贫攻坚战役中贡献了人大智慧和力量,取得了政治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多方面的丰硕成果。

闻令而动,主动投身“主战场”

战鼓催征马蹄疾,砥砺奋进正当时。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也是人大工作的主阵地,投身脱贫攻坚,既是义不容辞、责无旁贷的政治责任,也是建设“两个机关”的必然要求。自新一轮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州人大常委会机关闻令而动、听令而行,迅速吹响“集结号”,以“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紧迫感全力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

扛牢政治责任。州人大常委会党组、机关党组坚决扛起脱贫攻坚政治责任,持续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重要论述和中央、省、州脱贫攻坚决策部署,有力增强机关干部主动投身脱贫攻坚的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和现实紧迫感,切实在思想上高度自觉、在认识上达成共识、在行动上形成合力。坚持把脱贫攻坚融入人大工作,发挥好监督、组织、宣传和示范作用,聚焦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易地搬迁、教育扶贫、医疗保障等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开展20余次专题调研和审议监督,做到计划围绕脱贫定、制度围绕脱贫立、工作围绕脱贫干、监督围绕脱贫抓。

坚持领导挂帅。及时成立由州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担任组长的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州人大常委会机关脱贫攻坚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脱贫攻坚任务清单、责任清单、时效清单,把工作任务细化到常委会领导、各委室和机关干部,做到了“千斤重担大家挑、人人肩上有担子”。建立州人大常委会机关脱贫攻坚“月汇总、月调度、月推进”机制,及时研究解决有关问题,推动机关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战场勇担当、善作为。

倾力尽锐出战。坚持选派“最能打仗的人”,及时选精、派优、配强扶贫干部,组成了包含有1名领导经历丰富、熟悉农业农村工作的实职副处级干部和3名政治过硬、能力突出、善于做群众工作的年轻干部的驻村扶贫工作队。持续加强关心支持和基础保障,确保驻村扶贫工作队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充分发挥生力军的作用。

精准施策,聚力啃下“硬骨头”

脱贫攻坚难在精准、贵在精准、重在精准。针对挂联的7个贫困村分布在不同的7个县,挂点帮扶点多、面广、量大的情况,州人大常委会机关坚持精准施策,狠抓落实,以非常之力、关键之举,有效提升脱贫质量,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历史性任务。

在抓结对帮扶上下功夫。常委会领导分别与7个贫困乡镇结成帮扶对子,机关委室分别挂联双柏法脿古木村、南华五街老厂村、姚安前场石河村、大姚金碧将军村、永仁维的乡的鲁村、武定猫街汤郎村、禄丰彩云南平村,机关干部结对帮扶146户群众。2015年以来,单位和职工累计投入帮扶资金468.3万元,并通过常态化开展“挂包帮、转走访”“扶贫捐款”“消费扶贫”等活动,用心、用情、用力做好结对帮扶工作。2020年9月,州人大常委会机关被双柏县委、县人民政府表彰为“深受群众欢迎的工作队(挂包单位)”。

在抓产业发展上下功夫。聚焦增强扶贫“造血”功能,把准产业“脉”,下足“绣花”功夫,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不断拓宽群众增收渠道。2015年以来,仅法脿镇古木村,就帮助协调投入产业扶持资金727万元,形成了香葱、果蔬、特色养殖、光伏发电等优势产业,并探索形成了“合作社+公司+农户”的产业发展之路。通过帮扶彩云镇南平村大力发展辣椒、花椒、沃柑和养殖等产业,实现户均增收达4000元以上。

在抓基础设施上下功夫。充分发挥州人大常委会机关的职能优势,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协调整合各类项目110余个,大力实施道路交通、教育卫生、公益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集中开展安全饮水、安全住房、通动力电、通宽带网络等合力攻坚,随着南华五街镇老厂村、金碧镇将军村等一批易地搬迁项目的实施,扶贫联系点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发展基础不断夯实。

在抓集体经济上下功夫。大力支持基层党组织探索发展“支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基地+农户”的发展路子,实现村集体、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户利益共享,不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2015年以来,7个扶贫联系点通过争取实施“四位一体”等项目,发展设施农业、光伏发电等实体经济,累计增加集体经济收入278万元,有效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智志同扶,文明引领“富脑袋”

脱贫攻坚必须要坚持“富脑袋”和“富口袋”并重。作为“全国文明单位”的州人大常委会机关,在脱贫攻坚中,着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帮贫解困的全过程,帮助群众补齐“精神短板”,摆脱思想贫困、精神贫困,增强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

突出党建领航。持续深入推进州人大常委会机关党建“双联系一共建”,以推进党支部规范化建设为抓手,以共建一个坚强有力的党支部班子、一支素质过硬的党员队伍、一个功能实用的活动阵地、一套务实管用的工作制度、一批有特色受欢迎的载体“五个一”工程为抓手,实现基层党建和脱贫攻坚“双推进”,有效提升了7个挂联点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组织力。

突出教育引导。广泛开展“自强、诚信、感恩”主题实践活动和“西畴精神”宣讲等系列活动,让脱贫政策、脱贫方法、致富经验进农村、到农户。2015以来,机关党员干部累计为扶贫联系点3100余名党员群众讲党课36次,开展感恩教育12场次,协调组织开展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11场次,教育引导广大党员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树立勤劳致富、脱贫光荣的自觉意识。

突出文明乡风。以推进全州人大代表“家、站、室”建设为契机,支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通过设立脱贫攻坚“奖勤曝懒”红黄榜,开展“清洁家园”等活动,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有效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和斗志,取得了良好成效。

共0条评论

已关闭